股票代码cccsss

导航

周庆彤:我想为中国CFO的成长做点事情

来源:雷火官方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3-11 05:14:24

分享本文 :

  

周庆彤:我想为中国CFO的成长做点事情

  ① 你要有自己的长板,并且不能有明显的短板。你的长板,就是人家让你做CFO的原因,而你的短板,就是人家不让你做CFO的原因。

  ② 我之前做过CFO、CSO以及CIO,就有人开玩笑说我是“3O”。其实不同的高层的管理者之间是有共通性的,所谓“共通性”,就是领导力。

  ③ 第一批在中国成长起来的、真正市场化的CFO,他们在中国本土摸爬滚打数十年,一路成长为CFO,若能够把他们这些经验真正沉淀下来,做到一定的传承,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。

  1997年,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本科专业、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的周庆彤先生就职于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贝恩,之后加入联想企划部。在联想工作期间,毅然转身前往芝加哥大学就读MBA,实现了从企划到财务的转型。

  MBA毕业后,周庆彤先生随即加入联想,参与到联想收购IBM的项目中。凭借其在芝加哥大学深厚的财务实力以及自身优秀的沟通能力,在这次并购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。在联想收购IBM结束后,周庆彤先生就任联想中国区CFO,后又升任联想大中华区CFO、集团CSO、集团CIO等核心岗位。

  从联想出来之后,周庆彤先生又先后加入TalkingData、紫光集团、物美集团、佳沃集团等企业担任CFO或财务高管,在财务管理、战略规划和业务洞察方面具有国际化视野与深厚实力。

  近日,因有感于中国的CFO群体的成长困境,周庆彤先生联合众多资深CFO发起了“CFO特训营”培训项目,志在打磨实战化、高层次、体系化的课程。培训之外还搭建核心社群,高质量陪跑、陪伴CFO的整个职业发展历程。

  成艳华:欢迎庆彤总走进财能书院《致敬财能创变者》系列!您跟肖星老师是清华经管的同学,又跟付军华总是联想收购IBM时并肩作战的战友,您的履历非常卓越,堪称财务人的天花板。

  我跟很多企业CFO都面对面聊过,他们当中,有的是被动成为CFO,有的是主动成为CFO。您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契机下成为了CFO?其实这也是现在很多CFO在职场上需要去思考的问题,庆彤总的分享应该能够给到大家很多启发。

  周庆彤:首先选赛道是很重要的。虽然在你职业生涯刚开始的时候,并不能马上确定自己是想做财务还是想做业务,又或者是想做其他的职能,但在十年之内基本上要确定好赛道,确定好了,你就要在这样的领域做到一定的位置。

  做到一定的位置之后,很多时候,大公司为发展人才,会通过调岗给予你更多的机会。比如我就是从一个区域CFO调任成整个集团的首席战略官(CSO),这就让我对整个集团的业务都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,包括集团的战略、各方面的业务等等。企业内部的这种调岗,是会给你很好的一个exposure,对于你的能力提升有很大的助力。

  提到CSO这个岗位,其实CSO不是决定公司战略的人,而是组织战略讨论和规划的人。公司战略是CEO的战略,是领导班子的战略。

  CSO之后,我又担任了首席信息官(CIO),负责整个集团的IT工作。我在管财务的时候,财务信息系统是在我的管理职责之内,担任CIO之后,所有的IT相关的工作都在我的工作范畴。

  所以,我觉得首先一定要决定好自己到底选哪个赛道,你在毕业5-10年之内要确定好赛道,确定下来之后就要在这个赛道做到一定的高度,之后可能就会有别的机会,再调任到其他的岗位。

  因为当你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后,你就会发现很多技能方面的东西是非常容易再去获得的,另外还能够找到专业技术人员来帮助你,领导力方面也已经处于一定的高度,这些是你担任不同职能的很重要的基础。

  如果你选了财务这个赛道,一直要做到CFO,有哪些前提呢?最基本的有两点,第一,你得有自己的长板,也就是说你要在某些方面特别擅长。这是你的价值所在。

  比如,我是战略咨询背景出身,所以我的特点是能够从业务角度、从战略角度去思考,做business partner,这是我比较擅长的。其实是因为我愿意从战略角度、从业务角度去思考,不像一些传统的财务人将自己仅仅局限于财务领域,这跟我的背景有关系。

  那对于有的人来说,可能别的方面是他的长板,但不管怎么样,一定要找到你的长板。

  第二,不能有很明显的短板。因为财务是一个专业领域,又细分了很多子领域,包括司库、资金管理、融资、合规、会计、财务报告等等,这些对专业性都有很高的要求。你可以不是具体实操的那个人,但是你必须要知道如何去高效管理这些财务细致划分领域,要对这些领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,因为只有了解才可以帮助你去做判断、做决策。至于到底怎么去做会计分录,你是不需要亲自做的,但是一笔会计账应该做成什么样,是不是满足会计准则,你必须得有判断,要有能力去做技术上的研讨。

  总而言之,你要有自己的长板,并且不能有明显的短板。你的长板,就是人家让你做CFO的原因,而你的短板,就是人家不让你做CFO的原因。不管你是从内部提拔的,还是从外部空降的,老板首先关注的肯定是你符不符合企业当下的需求。不一样的行业的企业、不同阶段的企业,对于CFO所具备的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。

  比如某个团队适合创业阶段的企业,但到了企业成长阶段的时候,就得换团队了。不是说这个团队不好,只是说这个团队更适合从0到1。其实财务也是这样,我之前见过一个非常牛的CFO,他就是企业IPO临门一脚的那个人,一共操盘过6、7个IPO。他在一家公司做两三年,帮企业上市,上市之前帮企业做合规,梳理清楚所有的账目和所有的项目管理。在企业上市一年多之后,他又转移到了下一家拟IPO企业。

  也就是说,不同的企业所处的阶段不同,可能此阶段需要你,就代表你特别符合企业现在的需求,你的履历整体上又没有特别明显的、企业不能接受的短板,这就代表你有机会了。

  另外,有些企业可能在用人上更积极、更长远。当年在联想,我的第一个CFO岗位是Lenovo China CFO,但是当时的我真的完全准备好了吗?其实并没有。当时主要是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,公司确实需要人,又看到了我的潜力,所以即便当时我没有百分百地准备好,只要on the job,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肯定是能胜任这个岗位的。

  当然我的经历可能是非常偶然的,一般的情况下,企业用人就是会看你的长板符不符合标准要求,并且无显著的短板,这样就会突破规则给到你一个机会。但从候选人的角度来看,我们仍旧是要提前准备好,当机会来临的时候,你就能接得住。

  成艳华:企业当中,很多CFO都兼任董秘,还有不少CFO兼管法务、人力或IT,财务职能得到进一步的拓展。在庆彤总身上,我们也能够正常的看到财务的边界非常模糊,您担任过集团的高级副总裁,做过中国区的CFO、亚太区的CFO、大中华区的CFO,还做过CSO、CIO,这些都是最重要的岗位,而且角色和定位完全不同。

  我们之前采访过中文在线前CFO杨锐志先生,他之前是CFO兼COO,这是非常少见的。其实跨界对于CFO的要求是非常高的,从您的经验来看,会有哪些建议分享给大家?如果未来遇到这一种挑战或机会,CFO该如何做?

  周庆彤:其实在成熟的西方管理体系当中,CFO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,很多情况下是企业的二把手。比如,CEO出了事,经常是CFO被直接提拔为CEO,或者是代理CEO一段时间进行过渡。所以说,CFO是一个最重要的岗位。

  而COO并不是一个必设岗位。我们大家可以看到,很多公司并没有COO这一个角色,只是当公司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,CEO希望将运营层面的事情交给另外一个人负责,从而腾出一部分精力去做战略层面的工作。

  如果你是CFO兼任COO,就证明了你对业务有足够的了解。正常来说,CFO也需要付出很大一部分精力来保证公司的运营。

  我之前做过CFO、CSO以及CIO,就有人开玩笑说我是“3O”。其实不同的高层的管理者之间是有共通性的,所谓“共通性”,就是领导力,或者是国际化的管理机制。

  当年我们扩展到海外之后,就不能再像中国的管理体系一样,毕竟海外的团队跟我们之间是不完全熟悉的。当时海外团队比较多的时候,有10个region的CFO。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Language(国际化的管理语言)第一条是Shared Goal,第二条是Build a Shared Plan,第三条是Drive Execution。Shared Goal、Shared Plan,你有一定的雏形,和大家一起来共创,不要自己闭门造车,而是要让整个团队和你一样思考:我们的组织未来要怎么样?这就跟一个企业一样,公司有使命、愿景、战略、计划,这样一层一层地去分解。

  所以不管做什么“O”,你要做的事情无非就是这些,如果只靠自己埋头苦干,是不可能带来特别大的改变的。当你进入到一个新的领域,如果有不懂的,就立马去学习,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。同时,要与团队之间保持开放协作,让他们来给你提建议,大家一起共创。这就是国际化的管理语言,适用于任何的领导岗位。

  柳传志柳总曾经说过,领军人物最重要的,是搭班子、定战略、带队伍。在西方的体系当中,定战略是被放在第一位的,而中国是将搭班子放在第一位。我们中国的体系不像国外已发展那么长时间了,国外的外部人才也好,人才梯队也好,都是非常完备的,中国的班子其实就是比较稀缺的,所以首先要把人选对,搭建一个好的团队。团队搭建好了,大家一起来共创,之后就是定战略,再之后就是做执行,带队伍。

  我认为,作为一个领军人物或者是CXO,所需要的能力,特别是带领团队的能力,其实是共通的。关于技能层面的东西,遇到了新的不懂的东西,要不耻下问,问得越多,就学习得越快,你也就能够很快地进入角色。

  作为管理者,你的很大一部分能力是共通的,而有的知识是必须要单独学习的,也就是说,技能是可以转移的。包括像CFO在跨行业的时候,有很多知识和技能是可以跨行业的,但不同的行业在财务方面有一些特殊性,比如金融行业,会计准则都跟别的行业不一样,如果CFO从一个行业进入到金融行业,就要重新学习很多东西,但基本的财务专业相关知识是共通的。

  所以,不管是担任不同的CXO,还是跨行业做CFO,你过往所积累的经验和技能,在新的岗位中不可能一点儿都用不上。为什么?一种原因是企业面临的风险很大,另一方面,你自己也很难胜任新岗位。

  成艳华:财务的优点是专业,缺点是太专业了。太专业就会导致我们局限于一方天地,所以有时候是需要借助外力去突破舒适圈。财能书院六年以来持续组织各种各样的形式的活动,包括线上的直播、录播,线下的沙龙、公开课等,都是为帮助财务人打开思路、拓展职业边界。

  庆彤总也是基于赋能财务人的情怀,又结合自己多年的实战经验和宝贵心得,主导发起了CFO特训营这样一个项目。借此机会,庆彤总可以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个项目。

  周庆彤:我任职过的公司比较多,接触过的财务人更是不计其数,就发现财务专员之间的能力水平、认知水平的差别非常大。其实过去这些年,财务群体没有正真获得足够的重视,比如像高阶的财务管理者应该怎么样去成长?CFO该怎么样提高个人的技能、知识?这样一些方面都是比较缺乏的。所以我也是希望可以为中国的CFO群体的成长做一些事情,就逐渐萌生了要去做CFO特训营的想法。

  为此我做了一些市场调查。目前市场上针对CFO的培训也不是绝对没,但确实存在一些问题:

  首先,常见的商学院的高管研修班,他们的师资大部分都是高校教授,理论性很强,但教授们没有在企业里面真正地实操过、实战过,所以商学院的培训课程是缺乏实战的。可能学过的学员都会有一个感受,听课的时候感觉很好,但到了实际在做的工作场景中,却用不起来,落不了地,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。

  第二,还有一些培训机构推出了针对财务专员的培训,但他们在操作层面的课程特别多,不适用于CFO。我觉得CFO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必须了解到每件事情怎么去执行的,CFO只必须了解到每件事情怎么去管理就可以了。

  比如说,在负责一个融资项目时,CFO无需清楚融资的每一个步骤需要什么样的文件,这一些细节会有专业的融资经理去处理,CFO要关注的,是从全局视野管理好这个融资项目,清楚整一个流程,精准预判过程中的风险点。所以那些聚焦在操作层面的培训课程,层次较低,是不适合CFO群体的。

  第三,也有一些企业CFO去培训机构做分享,故事性比较强,会给学员带来一些启发,但分享的内容过于个性化,与CFO所任职的企业及其个人的经历息息相关,并不是一套提炼过的、能够共性化的课程,而且缺乏体系化。所以单纯的CFO个人分享,以讲座的形式输出给大家是很好的。

  我的解决方案是,让资深CFO们来做课程开发,并担任讲师,也就是我们正在打磨的CFO特训营这一培训项目。

  CFO特训营与市场上已有的财务高管培训课程有着明显的区别,我们强调实战化、高层次、体系化。

  第一,实战化。我们的培训课程都是一些实战经验的提炼和总结,整个课程设计当中会有很多的案例、讨论、分享,还会有很多的练习,很多的点评,更强调互动性和实战化的演练。让学员既能受到启发,又能在现场有一定的操练。

  第二,高层次。我们的课程不会让大家花了很多时间,只是听了一堆操作层面的东西,而是教会大家作为一个CFO怎么去管理。因为CFO需要管的事情非常多,所以我们的培训注重从高维层面帮助学员掌握CFO的关键职责,疏通CFO工作中的堵点、痛点。

  第三,体系化。针对CFO所需要的知识、能力等,进行比较全面的覆盖。当然,我们的课程会有重点,做到既突出重点、又有全面性。

  我们潜在的学员,可能是现任CFO,待任CFO,新任CFO,也可能是面临企业转型、需要帮助的CFO,那么,CFO特训营的培训课程会帮助这些潜在学员获得更适合CFO的一个专门性的培训。

  培训之外,我们也会依托财能这样一个平台体系,搭建更紧密的社群,聚集志同道合的财总和CFO,大家一同成长,自主贡献、自主分享,同时也会有所得到、有所收获。我们会以小组为单位组建核心社群,提供线上线下的“售后服务”,陪跑大家的整个职业发展历程。

  在某种意义上,CFO是一个特别“苦”的岗位,CFO知道很多敏感的东西,但是又不能跟别人说,所以CFO是非常需要职业上的倾诉的。在我们所组建的社群当中,CFO们之间的语言体系是同频的,当你倾诉的时候,可能会出现很多其他CFO遇到过类似的事情,他们就会给你出出主意,即便没能给出建议,那你的倾诉也得到了一定的回应。

  培训、陪跑之外,还有陪伴。我们大家都希望核心小组的成员,未来会互相成为职场上的“亲人”。一个人可以跑得更快,但是一群人可以跑得更远,在CFO特训营,大家互帮互助,彼此陪伴,在漫长的职业发展道路上就不会孤单。

  成艳华:财能书院是CFO思想栖息地和财税话语策源地,我们的理念就是去赋能财务人、赋能CFO,这与庆彤总发起CFO特训营的初心不谋而合。

  周庆彤:第一批在中国成长起来的、真正市场化的CFO,现在正好处于快要退休的年纪,是很适合参与CFO特训营项目的。他们在中国本土摸爬滚打数十年,一路成长为CFO,若能够把他们这些经验真正沉淀下来,做到一定的传承,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。

  成艳华:特别希望未来有机会,我们大家可以共同去寻找更多的优秀的创变者加入CFO特训营项目,成为CFO特训营的导师,一起打磨、共创,帮助更多的财务人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