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雷火官方 发布时间:2024-12-08 22:05:25
我们在办理退休的过程中,往往可能都会面临一个问题。社保局一般都是让大家去提供有效的个人档案,当然这个个人档案还不能够是自己携带,必须是通过公对公的方式来进行调档转移,才能战场的认定,正常的情况下拥有实际缴费年限的部分,其实个人档案仅只是一个印证,最终是按照你的养老保险,实际缴费年限来确定的。
那么提供个人档案,主要认定的是我们的视同工龄部分,比如说有很多企业单位的在职职工,他在1992年之前就已经参加了工作,这部分工作年限的认定,必须要通过个人档案才能完成,如果说你没有个人档案,那么就无法认定视同工龄,最终也就没有办法获得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。这就是个人档案的重要性。
但是有些人他可能偏偏丢失了个人档案,最终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,但是社保局它也有一个变通的处理方法,就是能不可提供这几年的工资流水,如果说可提供这几年的工资流水,也能认定你的视同工龄的。像有些人的工作单位它还存在,比如说他曾经1992年所做工作的这个单位,现在也依然是正常存续的,通过工作单位调出之前的那些工作经历,那么其实就可以打印工资流水,这样的话也就能够印证我们的视同工龄了。
但是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有这么好的运气,有些人他确实是没这么好的运气。档案也丢失了,而且原来的工作单位也不复存在。这样一来的话,根本就打印不到那些年的工资流水毫无疑问,最终的结果就是无法去认定个人档案,完整的个人档案才是认定我们养老保险,累计年限的重要依据所在。你无法认证,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享受到的养老金,也有一定可能会更低一些。
有一些人他可能从原单位出来以后,及时的把自己的个人档案转移出来,转移到有资质的机构当中去,也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人才交流开发中心,向过去叫做职业介绍所。以这样的方式来进行相对有效的托管,将来在办理退休的过程中正常的调档就可以了,正常的情况下在档案中只要你的记录完整,都能够认定视同工龄的部分,在办理退休的过程中,就不会有任何的吃亏了,同时他也能够认定医保的视同工龄部分。
但如果说你没办法提供档案,其实它不单单是影响我们养老保险的视同工龄认证,实际上医疗保险的视同工龄认证,也是会有影响的。医疗保险我们都知道,大约是从2000年左右来开始缴纳的。在此之前,只要你拥有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,那么都能够被认定为,医疗保险的视同缴费年限,从而能轻松的获得一个更长的累计缴费年限。但如果说你没有档案,不但是不会认定养老保险的视同工龄,那么医疗保险的视同工龄也有一定可能会受一定的影响,所以我们在补交医保的过程中,可能付出的医保费用水平也就会变得更高了。
感谢阅读,每天讲点退休知识那点事儿,本人专注于社保和退休领域,有喜欢我文章的小伙伴,可以加我的关注,谢谢大家。
除了国家单位,现在哪个单位会调你的档案,并且记录你的工作年限?现在大家估计都不清楚自己档案在哪儿了吧?
缴纳社保金的时候你们不需要任何东西,等到到了退休年龄了又卡大脖子让老百姓提供这个那个的,这是正常人能干出来的事儿啊,